版权归原作者 Zeee 所有,建议访问原文。
写在前面
本文是2024年4月29日到5月6日在日本旅行的回忆录。由于并非实时记录,部分细节可能会有纰漏。
如果你想寻找:景点的推荐与介绍、合理的行程规划参考、大片级的风光留影、各种日本旅游小妙招……这些均与本文无关。
另,本文可能会出现部分商铺品牌的名字,但均是自来水推荐,不是广告。
序:于是,我们去了日本
2024年3月,手头有份重要的工作进入了收尾阶段。因为截止日期临近,时间非常紧张,有时一天就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得反复权衡。
就在这期间的某天,阿草草小姐冷不丁发来提议:我们五一去日本吧。因为大脑内存告急,我没细想便应下了。完成工作后,回过神来已到了四月。阿草草小姐再次发来提醒,说她日本的旅游签已经准备好了,问我日本之行准备得如何。
嗯?日本?什么日本?
于是在三个星期内,我先后完成了报税、订了机票和住宿、提交了签证申请、向导师请了个回国假、又交了两篇工作、收拾好了寝室与行李、并赶在出发前的五天有惊无险地拿到了日本的eVISA(小朋友们千万不要学,签证一定要提早申请)。还没来得及有时间期待,等真正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时,我已经坐在从底特律飞往东京的航班上了。
不对不对。一场没有在出发前兴奋得辗转反侧的异国旅行是不完整的啊!更何况,作为一名被日本文化荼毒了十余年的宅宅,这无疑是一场我从大学时期就已在憧憬的旅行,但那时的我大概不会想到,第一次日本之行竟会那么“说走就走”。对不起了,大学的我。
我和阿草草小姐约在东京羽田机场汇合。2024年4月29日下午5点27分,我终于站在了机场闪亮的大理石地板上。东京的空气意外的温暖,带着些潮湿的气息,让我那久呆在干燥寒冷环境里的鼻腔乍有些不太适应。但幸好这种湿润的空气仍让人身体感觉清爽舒适,不像珠三角那会让整个人都变得黏糊糊的回南天。只是遗憾没有闻到樱花的花香,大概是花期已经过去了。
新买的晕机药功效很好。经历了十三个小时的飞行,除了脑子晕胀,本机体的上消化道功能意外地仍运转良好,没有让机场工作人员难堪。肚子甚至还有点饿了。
阿草草小姐的航班到达时间在七点半,时间还早。我在机场办了大件回国行李的寄存,便先坐地铁去位于品川的酒店办入住了。机场坐地铁的人很多,但倒还没到拥挤的地步。当地铁驶到地上部分时,发现天色已经稍稍暗下去了,但还是能依稀看到窗外连片的低矮房屋和沿着坡道起伏的老式街道,总感觉眼前的景象在哪部日剧或是动漫中已经见过,但又说不上来,恍惚觉得自己误入了影视作品里。
虽然在意料之中,但当发现不论是行李寄存还是酒店入住都能用英文交流时,那感觉还是有些神奇(毕竟手机上已经装了几个翻译app了)。酒店前台的大叔叔十分和蔼友善,情绪反馈非常充足,搞到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虽然他那堆话的后半我完全没听懂。多少能猜到是在交代早餐的地点和时间。不过根据我们数次外出的经验,我有自信赶不上酒店的早餐,所以无伤大雅。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十三平米的酒店房间震撼到。走道的宽度甚至连将行李箱横着放都有些局促,更不用说将行李箱打开——那种宽度大概是行李箱或人只能选一个通过的水平。
才意识到将我的大行李寄存在机场多么有先见之明,否则能不能将它塞进这空间都成问题。我也佩服它卫生间空间利用率之高,打开门的瞬间,眼前的布局让我想到了飞机上的卫生间。虽是比后者稍微宽敞了一点,不过考虑到还额外塞进了一个浴缸,实在让人敬佩。不过环境与卫生确实干净整洁,只觉得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全然没有脏乱的感觉。(但确实有点压抑,还好在这只住一晚。)
在傍晚的品川街头乱逛了一会儿。随着入夜,空气中有了些凉意。道路上的车和人并不多,和繁忙又快节奏的品川站对比鲜明(我甚至在品川站里迷路了)。只是短短一路,在街边见到的自动贩卖机已超过了我过去一年的总和,惊叹于日本人对自动贩卖机的热情,不过没见到传说中的拉面自动贩卖机。倒是一晃悠,被街头弥漫的烤肉香气逗得饥肠辘辘起来。决定了,接到阿草草小姐之后,今晚吃烤肉!
樱花井盖
品川街头
估摸着对方到达的时间将近,我又乘地铁回到了机场。许久未见,虽然广州到东京旅途波折,阿草草小姐的笑颜与侧脸依旧一如既往的明媚。当然,如果她能第一时间认对人就更好了。
(论为什么看到的是侧脸。)
是时候该去吃烤肉了,好饿!(结果因为时间太晚,店铺纷纷打烊,只好在机场吃了顿拌通心粉。)
就这样,晃晃悠悠的日本之旅终于开始了。
Day 2 京都,祇园
早上的东京下着蒙蒙细雨,是个无论打不打伞都不畅快的尴尬天气。
果不其然没赶上早餐,和阿草草小姐在品川站附近找了家沾面店果腹。这是我第一次吃沾面,本来点餐时还有些忐忑,但发现面条的口感清爽细腻,面汤的香味也十分浓郁,就连随手点的炸鸡的调味和口感都刚刚好,这顿饭的美味程度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饱受美利坚粗犷的乡村料理款待的我,久违地品尝到那么细腻的东亚美食,差点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沾面
填饱了肚子,我们坐上了去京都的新干线。
此次旅行计划在京都呆五天。之所以起点和终点都定在东京,主要是(美国到日本)交通费用、行李搬运与购物的省心程度综合考量的结果。
虽然看上去有所考虑,但其实并不多。除了住宿和机票,我们什么都没有定好。连签证申请用的行程单都是让ChatGPT用两分钟生成的,大概率并不会在这趟旅程中起到任何作用。
欢迎来到,两个P人的旅行日记。诶嘿。
今天的计划?嗯…听随当下的心意而动。明天也是,每天都是,嘻嘻。
京都依旧是下着小雨。想到未来可能都是这样的天气,干脆在便利店入手了在日本影视作品里经常见到的透明长柄雨伞,好酷。住宿(Moxy Kyoto)位于二条站附近,是家有时尚特色的快捷酒店,不但设计美观简洁,而且房间大小还达到了惊人的十七平米。比昨晚多出来四平方米的体验真是云泥之别,能明显感觉空间舒适不少。想到能在这里度过整整四个晚上真的太好了呜呜呜(是谁把你变成这样的)。
短暂休整过后,动身去祇园找吃的。虽说有地铁,但想体会一下京都的街景,故决定步行。虽然路途有点远,后来发现这个决定是对的,傍晚的京都的色调真是太好看了。
[可在原文中通过画廊浏览下列图片]
在算法推荐下,在祇园吃了锦拉面。他家的鲣鱼拉面十分甘甜,吸足汤汁的面条唇齿留香,好吃极了!(大概这个形容词会在下文重复很多次。)唯一不足的是,蘑菇和茄子等蔬菜是原封不动地整个放烤架上烤制的。这种烹饪方式突出一个纯天然无添加,但吃起来有点苦涩味。(难道是我打开方式不对?)
正在工作的锦拉面师傅
美味的鲣鱼拉面
Day 3 南禅寺,清水寺
因为美东时差没倒过来的关系,我大概五点钟就醒了。洗漱完毕后,受困于北京时间的阿草草小姐仍在酣睡。不过既然好不容易放长假,确实应该多休息。为了多去几个景点而牺牲睡眠并不符合我们放松旅行的初衷。
京都依旧下着小雨,酒店的门前不时走过拎着透明长柄雨伞的外国背包客。昨天听阿草草小姐说,在她出发之前,广东已经连续下了数个星期的“龙舟水”了。比起那种需要穿雨靴出门的瓢泼大雨,京都细腻的雨丝反而显得温婉可人。
酒店的早餐是白粥和一些西式糕点,似乎是考虑到接待的都是外国游客。吃不到传统的日式早餐有点可惜。
整个上午,我就在处理一些尚未完成的工作,然后玩了一会儿原神的雷穆利亚新地图。快到中午的时候,阿草草小姐终于睡足了。等她打点完毕,我们去了附近的拉面店吃中饭。
得亏酒店能换零钱,我们终于能吃一次用投币点餐机的拉面店了。刚点完餐坐好,老板娘端上来了浮着冰块的水。想喝温开水的我跟老板娘说,要“熱いの水”,对方笑得非常开心,然后给我俩端上了热水。后来才知道温开水叫“お湯”。但居然微妙地能交流上,看来这位老板娘也是身经百战了。
拉面端上来的时候,有点被那阵势吓到——大概我不应该手贱在点餐的时候按要加葱的。拉面加了厚厚的猪油,隔壁桌的日本小伙们吃得不亦乐乎,但我们俩更喜欢少油清淡一点的口味,所以这碗招牌的拉面有些不合胃口。叉烧肉(和葱)倒是很有份量。看在老板娘那么热情的份上,行吧。
原本根据ChatGPT给的攻略,今天继续是在清水寺和祇园附近活动。但早上的时候粗略查了一下,因为正值中国和日本的双黄金周,清水寺的人非常非常多。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附近的南禅寺。
从二条去南禅寺很方便,只需换乘两趟地铁,很快就能到达。只要你没像我一样坐反了方向的话。不出所料,南禅寺的外国游客确实不多,不需要门票,也免去了排队和拥挤。只是遇上了集体春游的学生。在走向寺院的路上,听见背后的男生们在嬉闹怂恿某人抖出与另一名女生的八卦事迹。处在那样的氛围下,感觉整个人都瞬间年轻了二十岁。(别问我是怎么听懂的,青春动画看得太多,台词都不带变的。)
我:(小声)是不是只要我俩不出声,在这群孩子眼里,我们就处于本国人和外国人的薛定谔叠加态?
阿草草:确实。
我:那我们不如用日语交流吧。
阿草草:こんにちは?
我:(结印)萨斯给!
阿草草:……别说我认识你。
还是来说一下南禅寺吧。
在来之前,我对南禅寺的了解不多,只知道它是一座古朴的佛教寺庙。但吸引我的倒不全是建筑本身,更多是它与周围绿意盎然的环境融为一体的感觉。即便在互联网上看了许多图片,但当亲眼所看时,我还是彻底被满寺院草木与青苔富有层次感的绿色折服。特别是在微雨中,新绿色更像是要随着雨珠滴落下来一样,对眼睛很好。
[可在原文中通过画廊浏览下列图片]
水路阁
南禅寺前的轨道
南禅寺内
南禅寺逛了一圈出来,看天色还早,似乎时间够顺路去清水寺打个卡。
本来我是不情愿一天去两个寺院的,因为我大脑内存有限,怕以后回忆的时候,会把同一天去的两者弄混淆。后来才发现是自己多虑了。
和质朴幽静的南禅寺相比,清水寺这边实在太过商业化和喧闹了。看到通往清水寺的狭窄坡道上,山上下来的游客与上山的人群交错推攘,路旁密集的店铺用表面发烫的大荧幕循环播放着广告,穿着租赁的和服的旅客在人群中摆着可爱的姿势拍照。仿佛有人猛地将仍沉醉在古京都余韵中的我拽回现实社会,再用攒满纸钞的手一下一下拍在我脸上,让我瞬间清醒过来。
进入清水寺正殿需要门票。但因为人实在太多,看什么都是囫囵吞枣。就连走在路上,都不敢随意停下脚步拍照,害怕碍着身后前行的人潮,整个体验十分不愉快。若不是那种“没到清水寺就不算来过京都”的奇怪执念作祟,我或许根本就不会前来。事后回想,这大概是我京都之行中最不愉快的一站——但我对清水寺本身的景致并无怨言。寺中向下俯瞰,眼前的景色让我想起了《宝可梦:心金/魂银》里的“缘朱市”,意识到,京都正是缘朱市的现实原型。
山林里的清水寺
祇园步道上穿和服的女子
踏在清水寺关门的前一刻离开。在门口的711便利店买了点小吃垫肚子。三下五除二后,阿草草小姐说她那饭团十分美味,我差点想倒回去买个尝尝。
晚餐去了一家居酒屋(找不到他家的名字了,抱歉)。我不太能喝酒,于是点了壶暖米酒,本以为是糯米酒那种,入口才发现已经是接近白酒的度数了。两小杯下去脸已经发红,有些不支,怕是再喝下去连回酒店的路都找不到了。已经闷完一壶的阿草草小姐,见状默默把我的那壶也解决了,居然仍清醒得很。觉得她在我眼中的形象变得高大了起来(?)。
居酒屋提供的料理很美味,食材新鲜,咸淡口味也恰到好处。只是套餐的小菜实在太多,吃得我俩有点撑。
[可在原文中通过画廊浏览下列图片]
Day 4 下鸭神社,贵船神社
贵船神社大概是唯一一个在来日本之前我便定好要去的景点,因为它十分符合我对神社的想象。而且作为“水神社”,听着就让人感觉非常的“水”——我的意思是……恬静。确实是要去瞻仰一番的。
在规划前往贵船神社的路线时,发现途中会经过下鸭神社。昨天在清水寺因为人太多而没去求御守,也听阿草草小姐提到过,想求一个保佑朋友健康平安的御守。而听闻下鸭神社的御守十分灵验,于是便决定顺道前往。
嗯,看来暨昨天的“寺院日”之后,我们迎来的是“神社日”。
今日行程拟定完毕,合上电脑,阿草草小姐仍沉浸在梦乡。
我不禁在想,这个地方是否还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
相传,有缘之人若将在翌日拜访某座神社,前一晚便会在梦中先行抵达。梦中的神社风铃轻响,云雾缭绕。而有缘者缓步走过参道、穿越鸟居,他合掌低头,与神社中的每一位神灵默然相会。
因为已在梦中告知,第二天的参拜便不会显得冒昧。因为神灵早已知晓了他将前来,只在神社中静静等候,宛若在等待一场命中注定的重逢……
……若真如此,那阿草草小姐昨夜定是在梦中往返奔波于两座神社之间,忙着在梦境里先行知会神灵,因此才会睡到现在。真是辛苦你了,阿草草小姐。
正这么想着的时候,对方终于悠然从梦中苏醒过来。
我:睡得可好?
阿草草:嗯……睡饱了。所以我们今天要去哪?
我:?
阿草草:???
根据网上点评的推荐,午餐拜访了附近商店街的嘉晴(Yoshiharu)拉面馆。(净顾着探宝拉面店了,什么爱吃拉面的小泉同学。)
嘉晴的店面并不显眼,来的基本是熟客。和昨天使用投币点餐机打印纸质餐票的面店不同,这家店用的是每桌自带的平板电脑点餐,而且支持多语菜单,点餐便利了不少。
虽然比祇园的锦拉面经济不少,但他家的拉面可以说是我在本趟旅行吃过最好吃的拉面,叉烧肉肥瘦得当,面条的筋度和浓郁的豚骨汤头都吃得十分过瘾。以致后来的午饭都是他家解决的。(绝对不是因为懒的找,嗯。)不过在先后尝了菜单上那么多种(台式豚骨拉面、担担面等),还是招牌的豚骨拉面最好吃。(顺便提一下他家的卫生间。虽然很小间,但十分干净整洁,还有精致的盆栽装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今天的京都是个大晴天。比起我,阿草草小姐显得更激动。经历了家乡三四月连绵梅雨的她说,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么晴朗的天空了。因为天气很好,出了地铁站之后,我们索性沿着鸭川而上,顺便拍点照片。
在川边散步时,偶然遇见了一名正在练习小号的女生。远远地听见她在吹奏不知名的练习曲,意外地动听。站在河川边专注练习的少女,不由得让我想起《吹响吧!上低音号》里的画面。察觉到我们靠近,对方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连忙收起小号,假装在看风景。我俩识趣地低头快步走过,也装作什么都没听见。果然,待我俩走远,身后又响起悠扬的小号声了。
清澈的鸭川
真是个好天气。
靠近下鸭神社的“糺之森”,看见道路被围起来了,场地中还摆放了不少座椅。道路中不时有人身穿华丽的服饰,边骑马飞奔边拉弓射箭,似乎在办什么活动。一查才知道,明天(5月3日)是下鸭神社有名的祭典“流鏑馬神事”,届时身穿传统狩装的骑手会在疾驰的马背上射出箭矢,以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想必今天我们碰到的,便是他们仪式前的彩排吧。能恰好碰上这样的热闹的场面,真是幸运。
糺之森
正在演练的骑手
下鸭神社的游客不算多。走在参道上,沿途会穿过一座座遥相呼应的鸟居。而下鸭神社的整体也是朱红的主色调,颇有种“神域”的庄重气场,让人不由自主放轻了声音。
下鸭神社参道上的鸟居
在买御守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了穿巫女服的巫女,好激动,但是不敢冒然拍照。
离开下鸭神社,走路就能到出町柳站搭乘叡(ruì)山电铁了。叡山电铁沿途的风景极美。随着远离市区,窗外的房屋逐渐变得低矮,间中还能看到田垄,随后电车一路向鞍马山驶去。入山之后,车外就只能见到繁茂的绿色了。光线透过窗户洒进车厢,整个空间都被翠绿色的光影笼罩。
早知道就该坐在靠近驾驶室的位置了。从我的座位,只能远远地望向车头玻璃外的景象。不过还是能见到连绵不绝的林叶混着春天午后的阳光,从车前源源不断地掠过。那一刻感觉整个人的心情都像是被按摩了一般,甚至有些羡慕起叡山电铁的驾驶员来。
在下车之后,需要往山上走好一段路程(约20分钟)才能到贵船神社。而在旁边车站能选乘直达神社的巴士。我不喜欢挤公交,阿草草小姐也不喜欢,于是我们选择沿大路徒步。
鞍马山上都是直耸入云的树木。一路上,我们都在讨论这些主干笔直、没有旁枝的木材的名贵,以及沿途不时出现的“小心熊”的警示。只是此时太阳已经稍稍西沉,光线不是很好,所以拍出来的效果也不如叡山电铁上看到的那般震撼。
鞍马山
大概走到半路,冷不丁看到了一家装修精美的卖抹茶甜品的小店(古今藤や)。它兀自出现在了登山的路上,就像千与千寻开头挡在山路中间的神龛一样唐突。一般我是不会光顾路边来历不明的小店的,但阿草草小姐十分喜爱抹茶,我也很在意招牌上的“抹茶可乐”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味道。所以犹豫再三还是走了进去。
点餐后,店员小姐姐示意我们去屋后的餐吧等餐。餐吧就开在鞍马山谷潺潺的溪水边上,风景之好出乎了我的意料,甚至有点惶恐居然能在这种地方悠哉悠哉地享用甜点。咱俩暗自讨论,若是大人们来到这里,绝对是会走不动道的。最后定会坐在清凉席上打拖拉机1打得天昏地暗,谁还会记得原本是要去什么贵船神社啊?果然这就是千与千寻里那个用食物引诱人类的店家吧!(我们要变成猪啦。哼哧哼哧。)
风景优美的餐吧
流水上的清凉席
抹茶的味道醇厚温暖,一入口便知道是刚出炉的。抹茶可乐的口感意外的很不错,并不会让人觉得有苦味,反而抹茶回甘的香气在满口腔二氧化碳气泡的冲击下有种直奔大脑的爽感。简称,上头(物理)。(阿草草小姐点的抹茶布丁雪糕也同样很美味。)
抹茶布丁雪糕与抹茶可乐
一想到半个月前还在天昏地暗地忙活,如今居然能坐在这片绿油油的山间,听着叮叮咚咚的溪水声,叹着口感细腻的抹茶甜点,实在有种不真切的感觉。悠哉悠哉享用完了甜品,小坐了一会儿。见天色渐暗,想起还有个神社要参观,只好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神奇的抹茶小店。
继续徒步上山之前,我和阿草草小姐心照不宣地定好了明天的目的地:宇治。
都怪那一口抹茶的魔力实在太强大了。
我十分喜欢贵船神社入口前那段两旁排着红色长夜灯的长石阶。站在底下的鸟居前沿着阶梯往上看,有种异世界入口的即视感。
[可在原文中通过画廊浏览下列图片]
入口的鸟居
神社的长夜灯
贵船神社
据说这里是鸭川与淀川的发源地,即京都的水源地之一。同时,它也被认定为绘马的发祥地。因为位于山谷的茂林之中,又靠近汩汩的泉眼,走入贵船神社时,裸露的皮肤能分明感受到空气转凉。
和阿草草小姐一起尝试了“水占卜”。看着纸上的文字在泉水的浸泡下慢慢显现,很是新奇。
等到从神社回到电车口,已经入夜。随着太阳西沉,整座鞍马山也变得昏昏入睡了,山道上不时能见到挂着暖黄色的灯火的人家,神奇的抹茶小店却早已打烊。
坐叡山电铁回程的路上,特意选了靠近车尾的位置,但由于天色已暗,来时那片郁郁葱葱的山林已经消失在黑夜之中,相机取景框什么都捕捉不到了。
正当感到有些沮丧,轨道两旁的树林忽然被一片灯光点亮。看来,是有人专门为夜归的乘客准备了惊喜。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欣赏到“灯光秀”,列车员这时也特地将车厢内的灯光熄灭。恰巧在车尾的我们,有幸欣赏到了下面这幅奇妙的光影——
叡山电铁夜景(可在原文中查看实况照片)
回到京都,我们晚餐吃了烤肉。考虑到预算,只敢悄悄点了两小片传说中的神户牛。本以为是噱头,即使混在普通牛肉中也未必能分辨出来。只是当闭上眼睛咬下了某一片烤肉,那肉的口感仿佛像是融化在口腔中一般,肉质软嫩得甚至无需牙齿费劲。确实有贵的道理。(直到落笔写下本文,我的味蕾还对那刹那的滋味念念不忘。)
今天的天气真好。
Day 5 伏见稻荷大社,宇治,大吉山
本来行程安排里是不打算去伏见稻荷大社的。根据多方打听(包括从昨天在贵船神社遇到的中国旅客口中),都说那里的旅客很多很多。有了清水寺人挤人的经历在前,我不想再感受一次。
可当发现去宇治的电车线路途径伏见稻荷大社的车站,我还是犹豫了:来都来了,不如就出个站在底下看一眼感受感受?(这该死的仪式感。)
流言非虚,确实很多人。哪怕还没等到出站,我们就已经被游人堵得水泄不通。行进过程中,一不留神也会被人潮冲散。大约花了两倍于苹果地图上预估的时间才到达了大社正殿。
伏见稻荷大社正殿
绕着正殿转了一圈,好,任务完成,准备回——结果被阿草草小姐一把拽住:来都来了,怎么不上去看看著名的千本鸟居?也不用爬到山顶,到半山腰就好。感受感受,也不吃亏。
上山的楼梯并不宽敞,只有两个成年人并肩再多一点点的位置。而由于另一侧不时有人从山上下来,因此很难有机会抢到队伍前头。只能老老实实跟着人群后面前进。
在跨入稻荷山的时候,会看到一个神域的分界标识。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觉跨入神域之后,手机信号也弱了不少。
相传稻荷神是司掌农业与商业的神明。许多个人和公司会在此捐赠竖立鸟居,一方面是表达对神明的感谢和敬意,另一方面也为了求取生意兴隆,在鸟居上能看到刻着的企业或是个人捐赠者的名字和捐赠时间。山道上的鸟居密密麻麻,渐渐放弃了去数稻荷山上到底竖了有多少个鸟居(反正肯定不止千个),开始转而思考:若是一个行业被公司A和公司B所垄断,而A与B都在这里捐钱立了鸟居。即便伟力如神明,也总不可能做到让两家公司的生意同时兴旺发达吧?稻荷神应该怎么选择到底要保佑谁呢?是看谁的捐献时间早?还是看谁的鸟居更顺眼?
不要让贤狼赫萝大人2难办啊,你们这些麻烦的人类!
终于到了山腰的休息站。往下望,能清楚地将大半个京都收入眼底。休息站有贩卖冷饮和冰淇淋零食的小卖部。不少游客在此歇脚,而他们的大多数也是在此处折返。注意到了一个小细节:小卖部冷饮的价格和山下几乎是相同的,即便是备受欢迎的冰淇淋,价格也十分实惠,完全没有因为霸占了山腰又或是运货困难而坐地起价。有点感慨。
半山腰俯瞰京都
后面的事大概你已经猜到了:就在这样的反复推拉之中,我们爬上了稻荷山顶——毕竟都到了半山腰,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加之比较好奇山顶上究竟有什么,就咬着牙继续往上爬了。也发现,从此处往上,游客的数量就非常少了,对于想拍到“没有人的千本鸟居”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是个很好的取景位置。
千本鸟居
看不见人的千本鸟居
山上有大量刻着神明名字的御塚。若不是特地参拜神迹的话,倒也没什么必要登顶。见御塚前排队的人有点多,我们就没有上前了,反而看到一旁有个冷饮自动贩卖机,里面居然在贩售原价的宝矿力!(再次感慨。)已经筋疲力尽的我,当即用身上的零钱买了一瓶,半瓶下肚,顿时感觉整个人又活过来了。稻荷山顶的宝矿力果然好喝。以后跟其他人讲起,干脆就介绍我们爬上稻荷山顶只为了参拜“原价宝矿力之神”的事迹好了。
下山路上,偶然发现了神奇的“足腰守护”御守,立刻为家人求了一个。(我自己才……才不需要呢。)
有个有趣的细节:在求御守的过程中,神社的巫女竟然让我写下自己和家人的住址,并在我写的英文和中文地址上仔细标注了日文发音。据说这样神明才能看懂,好前去施以保佑。
重新坐上前往宇治的电车,已是接近下午五点了。先前并未期待会在伏见稻荷大社有任何特别的偶遇,但回想起来,却发现此行意外地充实。若只在匆匆在大门口瞥上一眼就离开,我对伏见稻荷的印象或许只会永远停留在“人山人海”上面了吧。然而当真正走完这一程,发现其实也算不虚此行。
会专程跑去宇治并不只是因为贪恋抹茶。
早在出发来日本之前,我跟阿草草小姐就商量过这个提案:如果这趟真去了宇治的话,我想在晚上爬一次大吉山。当然并不是要登顶,只是去到半山的展望台就好。许多“圣地巡礼”的攻略都探过这条线路,应该是安全的。阿草草小姐也看过《吹响吧!上低音号》,她很快就知道我指的是哪个场景了。
在此之前,我俩不是热衷于“圣地巡礼”的人。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懒。要做动画“圣地巡礼”的话得一连辗转好多个地方,我们的行程里也没那么充裕的时间;而另一部分原因则是观察力不好,即便真看见了,也很难将现实中的场景与动画里一闪而过的画面对应起来,所以其实没什么特别强的正反馈。
但唯独对于夜晚的大吉山,我无论如何都任性地想去看一次。“京吹”第一季第八话当年带给我的震撼实在太过深刻了。即便后来又把前两季重温了很多次,《祭典三角》这集带给我的感动却从未消减,每次看都会哭成傻子,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那份触动反而变得愈加的强烈。如果真有“圣地”的话,一定只得是“那个地方”了吧。
特别提醒:在写下本文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勇气去看完“京吹”第三季,也不清楚关于第三季后半部分的剧情。所以请 千万不要剧透 哦。
说起来,这次宇治之行前还有个非常有趣的巧合。昨晚返程的叡山电铁上,正巧收到M酱发来的消息,是他在推特上看到的一张标着“久美子椅”地标的谷歌地图截图。当时那个微妙的时机巧合直接把我笑爆了,只好强装镇定跟他说:“我明天去宇治的时候顺路替你去那打个卡吧www”
到达京阪宇治站已接近傍晚。
当时“京吹”第三季刚开播不久,在宇治站许多地方能看见宣传小广告。
走出宇治站,立刻就认出了宇治桥,也就是那条著名的“久美子不甘心桥”。
只是还没等走上大桥,我俩便不约而同地飞奔起来。倒不是想要cos什么“苦呀西”名场面,而是五月份的宇治的水边有超级多的小飞虫,大小介乎于蚊子和飞蛾之间,护栏上、草叶上、半空中,几乎哪里都是。我可不记得动画里有提到过这种虫子啊喂。
在宇治市的官方网站上能找到这种名为“石蛾”(トビケラ)的小飞虫的介绍。据网站说明,石蛾不但无毒无害,还能帮忙净化水质。倒不如说,石蛾能够大量生长,反而是“这里水质很好”的标志。哇,真不愧是能产出优质抹茶的地方呢(棒读)。
只是在桥上停下拍照的间隙,背包上就落满了石蛾。感谢路过的热心阿婆帮忙解围。
在傍晚的余晖下,宇治的山和水都变成了好看的金色,我们沿着宇治川边走边拍,根本停不下来。期间还路过了几家卖抹茶拉面和抹茶饺子(听上去有点黑暗料理)的店铺,但当时我们也只是想着等下折回来再吃,还是先拍照要紧。
[可在原文中通过画廊浏览下列图片]
宇治桥
奈良线
清澈的宇治川
久美子椅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总有些收获在冥冥之中是伴随着牺牲的。
等到从宇治神社返回市区,天已经暗下来了。几乎在同一时间,我们发现宇治桥以西几乎所有的餐饮店都打烊了。不对,才六点半而已,甜品店打烊就算了,怎么连吃晚饭的地方都没有了?!
抹茶——不——
不幸中的万幸,看见有家Appro还在营业,而在这家食品超市的特产区里,摆满了各种宇治产的抹茶零食。在那一刻,这Appro在我眼中简直宛如萧瑟黑夜中的圣光般闪耀(???)。像是要弥补自己的遗憾,我们足足买了满满两大购物袋的抹茶零食。(它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回国后当伴手礼送出去了。)
晚餐是在宇治桥头的萨莉亚解决的。之所以特别提到它,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好吃,而是因为它是在那方圆两公里内为数不多还在营业的餐厅,仿佛是照亮我们惨淡宇治之行的第二缕圣光(?)。这种晚上六点后大街就已经空无一人、连吃饭的地方都难找的景象,让我不禁想起了15年前的乡下老家。真不愧是一个悠闲的城市呢,宇治(褒奖)。于是本次宇治之行,意外地没吃上任何与抹茶相关的料理。
前往登山入口的路上,只要有灯的地方都聚集了大量的石蛾,有点吓人;而因为没找到顺路的投币置物柜,我们直接将两大袋零食拎在手上3——但只要一想到等下就能爬上大吉山,这些外界环境与肉体上的干扰都无足挂齿。
直到来到大吉山的登山入口时,我呆住了。《三体2:黑暗森林》里面大史的某句台词不合时宜地在我脑海浮现:
“黑,真他妈的黑啊。”
伸手不见五指的大吉山登山入口
千算万算,没想到这条长长的登山道居然没有任何光源。哪怕我们把两部手机的闪光灯都打开,也只能勉强照亮身前的一小块道路,谁也无法知晓黑漆漆的树林背后可能会藏着什么。而且路况也很不好,平整的水泥路只在第一个转弯处就折断了,剩下的都是弯弯绕绕望不到头的崎岖山路。更不用说这里除了我俩,四周空无一人,连鸟叫和虫鸣都没有,安静得很。
看着入口处写着“大吉山の夜間の登山は危険です ご遠慮ください。”4的警示牌,我迟疑了。
高坂丽奈,你真是个疯子。
虽然谷歌地图显示,从登山入口到展望台大约只需步行13分钟左右,但依理性而论,在这样有限的可见范围贸然上山还是太危险了。理性和感性在山口僵持了大半天,最终还是无法用两人的安全作赌。虽然万分不情愿,但看来只能止步于此了。
在掉头前往宇治站途中,一名戴着粗框眼镜、背着大大个书包的小哥和我们擦肩而过。远远看见他去到山口,没在警示牌前迟疑半步,直接掏出手机打开闪光灯钻进了漆黑的山林里。这轻车熟路的操作把我俩看呆了,看来对方是个“惯犯”了。这时,阿草草小姐终于松口:“我们去买电筒吧。不止是你,我也想上去看看。”
谢谢你,一般路过的眼镜小哥。谢谢你,刚好还剩两支手电筒的罗森。谢谢你,东芝LED手电筒。谢谢你,松下AA电池。也谢谢你,阿草草小姐。
[可在原文中收听此处的音频]
从展望台看下去,宇治市夜晚的灯光其实并不算璀璨。毕竟,在一个晚上六点钟已有九成店铺打烊的、没有高楼大厦的小城,你很难期待会看见像东京那样繁华的夜景。但比起车水马龙的东京街头,我却更喜欢眼前这份静谧柔和的夜色,地平线上星星点点浮动的光斑就像宇治川上映照的倒影,是如同水色一般的夜。
[可在原文中通过画廊浏览下列图片]
宇治市夜景
找到愛的地方
丽奈与久美子
拿出耳机,静静与身边的人分享完了那首《愛を見つけた場所》。
“怎么样,有觉得自己变得特别吗?”阿草草小姐摘下耳机递给我。
“我的人生已经没有遗憾了。”我说。
尾声:宛如……一样的时间
在那之后,我们赶上了奈良线的末班电车,和一群刚结束合宿的中学生一起告别了宇治。回到酒店,发现了房卡中夹带的入住时送的免费饮品券,于是趁着在京都的最后一晚,和阿草草小姐在大厅的吧台享用了美味的鸡尾酒。
再然后,我们搭乘新干线回到了东京。去看了雷门和浅草寺、逛了秋叶原的电器街和周边专卖店、在秋叶原街头吃了传说中的绸鱼烧、吃到了鳗鱼饭和一兰拉面、也终于在回程的飞机上,见到了此程一直错过的富士山。
从大吉山上下来之后,时间便被按上了快进键。即便记忆的解析度依然足够清晰,足够包含许许多多的细节:为了赶末班车而提着两大袋零食在宇治街头疯狂飞奔的时间、因新干线乘车票问题被困京都站却被素未平生的日本大叔搭救的时间、在新干线的车窗边瞥见夕阳下一闪而过的富士山的时间、带阿草草小姐闯入阿宅店十八禁印刷品区的时间、随手在机场买的早餐却偶遇了异常新鲜的汉堡的时间……可无论这些片段多么鲜活,终究都像小学暑假最后的那个周末一样,不管心里如何默默期许时间再慢一点,还是无可避免地从指缝间悄然溜走了。
[可在原文中通过画廊浏览下列图片]
秋叶原里异度神剑3的周边
雷门和浅草寺
飞机舷窗里的富士山
2014年,刚上大一的我,偶然被阿草草小姐用一首《Departures 〜あなたにおくるアイの歌〜》一发不可收拾地带入了日本二次元的坑。如今和阿草草小姐第一次来到日本,一晃竟也已是十年之后了。让人很难不感慨时间的匆忙,以及冥冥之中造化的神奇。
即便今天的我甚至已无法想起三天前午餐的内容,但却依然能够清晰地记得那次旅行中发生的点点滴滴,仿佛那场旅程尚未真正结束一般。上周,我所在的城市迎来了好大的一场雪。大雪连绵下了五天,放眼望去都是一片白皑皑的光景。而就在相机的储存卡里,当我翻看着那些照片与视频的时候,屏幕里却仍然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就宛如另一头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本文图片/视频拍摄:
- 阿草草小姐(本文的大部分图片,包含好看的、以及有调色的那部分)
- 设备:富士 X-T100、iPhone 15
- Zeee(作为补充的部分照片与视频,包括“糊”来的那部分)
- 设备:DJI Osmo Pocket 3、iPhone 13 mini